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绿色谷创客空间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登录/免费注册/公司概况/联系我们/帮助中心
关注公众号
首页 > 信息中心 > 知识库
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
信息检索

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2017-07-26    点击次数: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绿色发展”则主要从节能减排及污染物治理的角度测度科技创新对首都绿色发展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城市污水处理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绿色发展
        • 发展方式
        效率、和谐、持续
        • 国    家
        中国
        • 重要举措
        发展绿色产业
        • 突    出
        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目录

        1、名称解释

        2、目标设计
        3、区域特征
        4、产业重点
        5、发展趋势
        6、环保举措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绿色发展”则主要从节能减排及污染物治理的角度测度科技创新对首都绿色发展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城市污水处理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


目标设计

        发展规划

        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始进入到设计阶段,我们需要思考整个规划的定位应该是什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参与国家“十一五引引”规划的研究,并在2005年正式为国家发改委进行设计。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期间,气候变化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考虑的最大的限制因素和国内外制约条件。因此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就需要成为国家核心发展目标和核心发展政策之一,这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巨大的机遇,并且还是重要的创新。我们提出来这一次“十二五”规划的创新性定位就应该是“绿色发展规划”。
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使得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开始“脱钩”,在“十二五”时期,我们需要进一步淡化和缩小经济指标。根据对过去几个五年规划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规划中经济指标比例的一个显著变化。在1981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也就是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当时的五年规划中经济指标占了60%以上,非经济指标仅占不到40%。但是到了“十一五”规划,经济指标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21%,非经济指标包括节引能减排等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将近80%。在“十二五”时期还会进一步缩小经济指标,并且强化和增加绿色发展指标,形成有助于激励和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绩考核体系。


核心目标设计

        “十二五”规划具体的指标和设计如表3所示。这是在总结和研究了“十一五”规划,以及2008年8月和2009年2月两次对“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一,必须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行节能的定量指标,即要求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下降20%。
        第二,把原来作为次优先级指标上升为核心指标的包括“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该比重应该由目前的9%、2010年的10%提高到2015年引的13%,这表示将提前实现2020年15%的目标。也就是说不用到2020年,在大约2016、2017年之前就能实现,而且这几年已经出现了一个很好的态势。
        第三,比较重要的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在绝对量上减少10%。
        第四,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这是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减排指标。实际上们能够完成前面的第一和第二条指标的话,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可以超过20%的。因为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0%,消耗的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又进一步上升,综合起来就能使得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超过20%。
        第五,森林覆盖率。“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是从18%提高到20%,“十二五”期间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2个百分点。


其他目标设计

        除绿色发展的国家核心指标外,一些次优先的指标如表4所示。包括
        1.在“十二五”时期林木蓄积量增加5亿立方米。
        2.清洁利用煤炭比例无论是发电还是煤炭直接燃烧要提高8个百分点。
        3.空气质量特别是二级以上的城市提高5个百分点。
        4.自然灾害直接经引引引济损失小于1.5%。
        5.绿色生态空间(定义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森林,第二是草场, 第三是湿地,第四是水面面积)的比重要提高到57%以上。
        6.环境污染治理的总投资占GDP比重争取从1.22%提高到2%以上,如果这方面能够采取重大措施的话,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绿色发展,或者使“十二五”规划成为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
        上述指标旨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并且利用了可测量、可评估、可比较的指标,从客观上衡量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情况。在对“十五”、“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以及在参与“十二五”规划的设计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就是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用一些可量化的指标来进行表征。


区域特征

        2010年11月4日上午,被环保部副部长潘岳称为国内第一套绿色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体系的《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公布,《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指出,该指数有三个一级指标: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管理和治理情况等。此三指标之下又分为9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
        《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用指标和排名的形式将各省(区、市)2008年的绿色发展情况呈现出来,该报告显示,在参与测算的30个省(区、市)中(除西藏外),12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西部地区因资源优势提升了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整体水平突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北京、青海和浙江,排在第30位的则为煤炭大省山西。
        此外,该报告还表明,绿色发展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各地区在三个分指数上的排序不尽相同。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六省绿色发展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因资源优势而提升了其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资源环境潜力度” 指数的前十位中有七个是西部地区。 报告数据显示,北京、青海、浙江、上海、海南、天津、福建、江苏、广东、山东分列绿色发展指数的前十位。十省份中除青海外,其余均为东部省份。


产业重点

        发展绿色经济
        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
伴随着对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所存在问题的不断质疑,绿色理念的提出已经有五十多年。这是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省。
        1962年,美国人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环境破坏作了反思,引起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对西方工业化国家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质疑。
        但在当时,绿色理念主要集中在污染的末端治理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强调通过新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污染排放;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估价,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两年,在实现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纷纷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发展迅速,代表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同样在作出发展战略抉择。
        选择现实需求
        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只有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左右,人均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增速才会放缓,最后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我国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耕地人均拥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3%,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时,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保持较高的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大规模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土地沉陷,水位下降,植被破坏,等等;由于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害群众健康问题时有发生。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格局必将难以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例,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节能环保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左右,不仅有助于解决经济起飞阶段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广阔,2008年总产值即达1.55万亿元,就业人数达3700多万人。据保守估计,未来三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可以翻一番。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与传统产业相比,我国在若干新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如新能源,我国初步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加上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望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技术优势的独特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
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变“绿”。

   

产业着力点

        绿色经济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为导向,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消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生产效率,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安全、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规模。依法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采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是节能产业。据测算,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一要加大节能关键和共性技术、装备与部件研发和攻关力度,重点攻克低品位余热发电、高效节能电机、高性能隔热材料、中低浓度瓦斯利用等量大面广的节能技术和装备。二要采取财政、税收等措施,促进成熟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 三要创新机制,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
        三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我国累计堆存工业固体废弃物近70亿吨,大量的废旧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随着蓄积量的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一要组织开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二要大力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三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尽快建设完善以城市社区和乡村分类回收站和专业回收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分类加工为目的的“三位一体”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四要推动再生资源国际大循环,增强国际再生资源的获取能力。
        四是新能源产业。新能源具有低碳清洁的特点,目前几乎供应着世界电力的1/5。其中风能发电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太阳能增速超过40%,有关机构预计,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结构的比重将达到32.2%。我国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每年可再生能源资源可获得量达73亿吨标准煤,而现在开发量不足5000万吨标准煤,提升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太阳能集热面积居世界首位;2009年风电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已居世界第二位,在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在建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已达19台;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已经开展。生物质能利用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五是环保产业。研究表明,环保投资对GDP的投资乘数约为1.4,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约为3.1万亿元,增加GDP约为4.34万亿元。一要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推动严重缺水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二要加强大气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耗能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整治;加快实施燃煤电厂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示范工程;实施城市空气清洁行动计划;三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垃圾焚烧发电场建设,大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此外,绿色经济还包括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建约20亿的平方米的建筑。在城镇大概是7到8亿平方米,建筑终端能耗将近社会总能耗30%,成为世界上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国家。国家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制定并提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
        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基赐源头,因为设计往往决定了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充分采用全寿命周期绿色设计,从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废物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和有害排放物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绿色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创新绿色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城乡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建筑业应当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必须创新绿色建筑发展模式,我国建筑业在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仍有发展空间和潜力。
        尚普咨询在《2013-2017年中国建筑工程项目市场调查报告》中提到:中国的在建建筑几乎占到世界再建建筑的一半以上,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推进中国的城镇化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环保举措

        未来,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坚持走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道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为核心,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培育壮大绿色经济,着力从5个方面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环节的节能增效,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研究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建立相应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科学预测绿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发展,绿色技术是支撑。环保部门将对绿色技术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促进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示范,进一步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四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充分利用已有实践成果,积极宣传相关经验做法,促进有助于绿色增长的环保技术转让,共同研发新的绿色技术。


返回
上一篇: 绿色化学
下一篇: 绿色产品有什么?